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再现雾霾,一位院士窗明几净的梦想还在持续

焱焱 中国大气网 2024-01-18
文章导读
10月末的华北平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又一次正处于一次持续中度污染过程中。如今,相比13、14年,雾霾治理成果肉眼可见。这也是身处大气污染治理一线的工作者们,在二十多年日以继夜的观测、分析、治理中取得的成果。

众多空气污染治理的工作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是在前线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一线战斗者。

回顾这位院士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之旅,可以说一切始于1980年的夏天、一份读书报告、一个坚持、一次十年大考、一次里程碑式的前进……


▲来源:中国大气网

▲作者:焱焱


● 贺克斌:传统空气治理手段的减排效果逐渐收窄,下一步出路在哪儿?● 贺克斌院士:“双碳”行动将推动蓝天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品”



10月末的华北平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又一次正处于一次持续中度污染过程中。今年四月,从遥远蒙古国刮来的扬沙,雾蒙蒙一层,天空也是同样昏黄着,持续了近半个月。一年先后两次的雾霾体验,似乎勾起了不少人已经淡忘的,关于黄色气团样、浓厚的雾霾天记忆。如今,相比13、14年,雾霾治理成果肉眼可见。这也是身处大气污染治理一线的工作者们,在二十多年日以继夜的观测、分析、治理中取得的成果。众多空气污染治理的工作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是在前线攻坚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一线战斗者。在建立国内首个PM2.5观测站、保障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推动《大气污染治理防治法》落地等桩桩件件大气污染治理向前推进的轨迹中,贺克斌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回顾这位院士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之旅,可以说一切始于1980年的夏天、一份读书报告、一个坚持、一次十年大考、一次里程碑式的前进……
1980年之夏长路始于行

1.第一站:两个选择

1980年6月,在四川金堂蝉鸣不断地夏天,18岁年少的贺克斌在选取专业时,用墨水在化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勾选上色。当时那个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普世思想,正因如此,贺克斌选择环境工程专业的原因是和化学相关。不出所料,1980年9月,贺克斌被环境工程专业录取。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自己的成绩是否在清华能名列前茅?环境工程到底是研究什么等问题盘桓在心头,让少年的贺克斌久久不能平静。但年少壮志,对前路的希冀、憧憬以及不安的交织并没有维持很久。北京还尚未迎来银杏叶曼舞,年少的贺克斌就背起行囊,从县城一路出发,踏入清华大学报道,开启了“环保人生”。如果说进入清华求学是贺克斌求学之路上的第一个选择,那么很快贺克斌便迎来第二个选择——选什么专业?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前身是建筑工程系的给水排水专业,当时水处理专业如陶保楷、许保玖、王占生等大师级人物荟萃。那么是否要选择这个专业呢?用罗伯特▪弗洛斯特《未选择的路》中“一片森林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人际更少的一条”,来描述贺克斌的抉择再合适不过。“既然有这么多人已经在针对水的问题去做研究工作,我想尝试在其他领域做点什么。”发现之路来得也很及时,在《环境学导论》的读书报告上,贺克斌敏锐的发现中国未来的大气治理问题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在那个时候,研究大气污染治理的种子,已经种在心中,静待发芽。2.第二站:进阶研究在笃定选择大气污染治理学科,取得本科学位后,贺克斌继续在清华攻读硕博学位。谈及贺克斌在清华硕博阶段的求学之路,始终无法绕过其授业恩师——郝吉明院士。作为清华大学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美国归来任教的博士,郝吉明院士是清华环境系大气污染控制方向的元老之一。1983年,郝吉明教授从美国获取博士学位,将新知带入清华环境工程系,开设了《大气污染防治》课程。但新知遇爆冷,当时加上贺克斌,只有两人选修了这门课,后来另一位同学还出国了。最后,只有郝吉明、贺克斌一师一生阵容的课程,也在师生二人相同执着和坚持下结课。

此后,在多个媒体采访贺克斌时,他都将恩师郝吉明所教导的有担当、懂奉献,奉为科研工作的圭臬,并在此后的治学、工作中持续实践。


一个坚持建立国内最早外场连续观测PM2.5平台之一


1993年至1998年,留校任教的贺克斌先后前往丹麦技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其中,在哈佛大学期间,关注到美国正在激烈探讨PM2.5和健康影响的问题。
命运似乎又把一个带有选择性质的问题抛到贺克斌面前:面对新生的课题是否要学习和跟进研究?要知道,国内环境领域第一篇关于PM2.5的学术研究始于1999年。此前,国内学术界环境学科对颗粒物的探讨中,尚未出现PM2.5的概念。PM2.5的研究是否能在未来派上用场,还处在一片迷雾中。“有担当”三个字在这次选择中生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贺克斌说到“美国会遇到的PM2.5问题,中国将来一定会遇到。”认为未来中国也将面临PM2.5问题,坚定了贺克斌深入学习研究PM2.5的决心,担起坚守未来中国蓝天的责任,贺克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哈佛那套研究方法学会。三个月后,在日以继夜的倾力学习下,贺克斌比较好地掌握哈佛PM2.5的研究方法,包括采样、样品恒温恒湿的保存和称量、化学成分的分析等等。从哈佛归国的1998年,贺克斌就是否要在国内开启PM2.5的实践研究面临两难,难处在于经费零零散散。这种困扰并未持续过久,多年的学习、作为科研工作者对国家的赤忱之心、前瞻性的眼光,三者缺一不可,促成1998年回国后,贺克斌带队组建了中国首个PM2.5大气污染化学成分长期观测采样平台。当时, PM2.5采样器并没有全球标准,PM2.5问题地域特性,在哈佛学到的理论体系也需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实践和累积,才能打造符合中国特性的PM2.5观测平台。在长时间的积累下,贺克斌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系列仪器,完成了PM2.5大气污染化学成分长期观测采样平台。这个观测站,一坚持也是十几年,早期样品和收集到的数据对后续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决策支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十几年后,因在建立PM2.5观测站楼边的树木长高了,影响到观测,这个PM2.5观测站被移到经管学院的楼顶。


一次十年大考蓝天之战需从“治标促治本”出发

1.蓝天攻坚战始于1998年

1998年,无论对于北京空气治理而言,还是对贺克斌而言,都是极具意义的一年。实际上,如果溯源寻找北京大气质量出现问题的具体时间,也是大约在97年、98年。《北京日报》一则2002年的报道曾回顾,“在1997年……有的日子,人们的呼吸也会感到不畅,好像有异物被吸进;人们习惯了北京‘灰蒙蒙的天’,看‘白天的太阳像云中的月亮’……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的大气质量出了问题。北京的大气质量真的出了问题,并且在1997年、1998年两年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1998年,贺克斌承担、参与到北京大气PM2.5研究工作,正式踏上保卫蓝天的持久战。事实上,97年、98年,北京在空气污染治理上,外界环境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聚合到了一起。1997年,正值我国各行业产业快速崛起驶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要如何实现平衡的现实问题被摆在面前。另一方面,当时正是北京申奥的关键时期,作为首都,在经济、社会支持、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具备优势,但面对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显著。据原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2008北京奥组委环境部部长余小萱谈及,“针对北京环境问题,当时国际舆论界有些杂音……更有心怀叵测的人说:‘为了十几天的奥运会花这么多钱治理环境值吗?’这些杂音从不同渠道传到国际奥委会,企图破坏北京申奥进程。”在当时面临环境治理内部需求和外部压力下,1998年年底开始,北京实施大气污染的防治紧急措施。正因1998年起,贺克斌及其团队就已经着手开始对北京空气污染成因、污染物成分等的十年的研究,才能够让贺克斌在2008年奥运会上,担任空气质量保障组的中青年骨干。

2.奥运会到来,2008年迎来一场大考

从1998年申奥,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对于当时的北京来说,似乎是十年磨一剑。1998年,申奥期间遇到的一大阻力来自空气质量,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也同样面临着突出的空气质量问题。08年,由郝吉明院士、唐孝炎院士作为领衔专家,贺克斌等人作为中青年骨干,制定奥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方案。2008年,一众专家组成的保障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申办成功之后基本的平均值比承诺的指标高出50%-60%,国际奥委会的技术官员表示奥运会举办时每天都会到北京环保局监测的屏幕上查看,如果出现空气质量明显达不到要求的情况,随时可能中断调整赛事。”贺克斌在内的空气质量保障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短期内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刻不容缓。当时国内空气治理领域尚未出现区域联动概念,基本是省、市辖区内的自治。贺克斌所在的专家组意识到光靠北京“花力气”不能解决奥运会的空气质量问题。贺克斌所在的专家组,结合理论和实践,由清华、北大、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监测中心共同探讨技术方案后,会见华北六省主管环保的领导,谈到北京在大气治理上确实下了“大力气”,工业企业改造、能源结构改造、机动车治理等措施并举的前提下,还在奥运会临近期间采取诸多临时性管制措施,即使这样,距离目标还差一截。北京要实现奥运蓝的最后一步,需要在座的五省同心协力。在首次会谈后,华北六省也立马投入到污染治理工作中,几个月内六大省份迅速响应,几十万人自发群策群力,最终成功达到国际奥组委对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目标。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十年磨一剑”的这柄剑锋终于迎来开刃的时刻。现实中的这个时刻的走向,似乎和专家组们最初的预测还是不太一样。8号晚上出现了特殊的气象,空气湿度大幅提升,雨水欲来未来,闷热的空气将北京的污染物锁起来,不利于消散。但因开幕式是烟火表演,雨还不能太早地过来,8号8时到8号12时,大概是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们度过一生之中为数不多最忐忑的4小时。闷热的天气让专家组在不安中担心,挺过午夜。9号夜里12点半,雨来了,配合保障措施的实施,8月17号前后,污染浓度低到都超出想象,迎来蓝天白云。直到顺利闭幕,这次大考终于以“圆满”的结局落幕。此次实践检验,也推动国务院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设立了京津冀联防联控机制和长三角联防联控机制,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在摸索中形成区域联动机制。

这一联动机制在此后杭州的G20峰会、厦门的金砖国家峰会,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次里程碑式的前进将PM2.5划入“正式编制”
今天,民众能够普遍将PM2.5和健康危害联系在一起。殊不知,2012年,专家们曾就是否该将PM2.5纳入下一轮修订的空气质量标准而激辩。
贺克斌所在的专家们建议要将PM2.5纳入下一轮修订的空气质量标准中,部分依据来源于奥运会的实战经验以及对PM2.5的多年观测研究。持有反对意见的专家们认为,因PM10与PM2.5具有包含的关系,间接就可以触及到PM2.5,监测体系是否有变化的必要性有待商榷。部分专家认为可以延续控制一次颗粒物的思路,即除尘为主。事实上,是否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体系,会直接影响后续大气污染治理路径。如果只列入PM10,就会将治理注意力放在除尘上。如果把PM2.5还当成PM10治理的话,就没有考虑到PM2.5的有气态前体物转化的复杂性,治理思路上可能会产生偏差。贺克斌所在团队观测结果显示,冬季重度污染时,PM2.5有2/3,最高的可能到80%,都来自于气态转化,所以控制PM2.5不仅要针对一次颗粒物除尘,还需要脱硫、脱硝、控制氨、控制有机物等,以抑制气态转化。也就是说要建立起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才能控制住PM2.5这个概念,就一定要把PM2.5和PM10并列单独提出来。除此之外,从健康影响和能见度影响看,PM2.5比PM10也更需要重视,所以在促成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确立下来时,贺克斌在内的专家们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08年奥运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期间,提出在夏季也应该重视控制二氧化硫,通过山东等省份电厂脱硫实践,证实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对当时空气污染治理起到重要作用,为PM10和PM2.5需要“分而治之”提供有力支撑。在长期的观测结果、2008年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的实战经验等理论和实践的交互前进, 2012年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纳入了细颗粒物(PM2.5)等关键污染物浓度限值指标,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里程碑,其中,贺克斌在内的专家们,对促成PM2.5空气质量标准的确立起到关键性作用。站在今时今日,只能说,将PM2.5纳入空气监测标准的时间太及时了。2013年1月1日我国开始对公众播报PM2.5数据,1月12日前后出现了一次持续十来天的重度灰霾,涉及面积将近200多万平方公里,一场PM2.5的遭遇战来袭。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打响了抗击灰霾的战争。

在此过程中,正是因为贺克斌团队1998年建立的PM2.5观测站,已有14年的样本和数据积累,才让这场战役显得没有那么措手不及。


迎来新一轮雾霾之战治标“促”治本

贺克斌在谈及大气污染治理时,常说“天上的问题,往往来自地面,要给地球‘治病’,要先找到病根,再开方下药。

大气污染往往和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污染治理特征息息相关,并不是一个只要解决空气污染本身,就能一劳永逸的问题。因此,贺克斌即使作为大气治理方面的专家,也会在工作中遭受颇多争议。不少人表示,奥运能蓝、APEC能蓝、阅兵能蓝,平时怎么不能蓝呢?空气治理是不是治标不治本?面对这些疑问,贺克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谈到,“‘治标促治本’,把‘不’改成‘促’……2008年奥运会和后来的若干场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为国务院2013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年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积累了非常珍贵的实战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它就是在“促”,促使科研人员更有信心提出方案,促使决策者更有信心去拍板,是用这些短期实践把后边8年、10年的一些路径,很清晰地画出来,并且这些年就是按照这个路径走下来的。”事实上这些年,同贺克斌院士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基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者付出努力不容忽视。2016年到2017年之间,雾霾开始缓解。2018年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9μg/m³,同比下降9.3%,2020年降至33μg/m³,同比下降8.3%。

2023年1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晒出2022年北京空气质量成绩单,在2021年实现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继续下降到30μg/m³,为10年来最优水平;PM10、NO2和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4μg/m³、23μg/m³和3μg/m³。


开启新征程深入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


自1991年起,贺克斌在大气颗粒物与复合污染识别、复杂源排放特征与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已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史。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扎雷利奖;出版专著6部,被爱斯唯尔连续评为2014-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成为我国科研领域杰出而年轻有为的院士之一;入选2018年-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2018年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奖”团队奖等多个奖项。功勋之墙,足以荣耀一生。但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2021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中贺克斌谈到,“北京的空气治理有显著成效,但前进空间还很大,玻璃上的那层灰就是证明。”如果说PM2.5指标的达标是一种对目前治理工作成果的衡量标准,那么贺克斌院士提出的“窗明几净”就是作为科研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至高追求。在2021年6月,清华大学开设的“人文清华”讲坛中,贺克斌教授说了一句话,也是贺克斌为人、治学中一直践行的一句箴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多年来,贺克斌院士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句话。伴随近几年,国家经济形势的集体向好,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伴随污染物特征治理思路也出现变化。2020年,总书记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大气污染治理在不断促进治理中有了新的目标。

贺克斌院士作为国内空气治理的资深专家,也一直在路上,提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减排,路径主要可分为五个板块,即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五碳并举”……


Ending
写在最后

今时今日,回顾贺克斌院士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就。可以看到,那些在企业家身上惯常出现的运气、机缘等充满不确定的、机巧的成分寥寥。

严谨、敏锐、坚持、理性……这些在贺克斌院士身上交织的品质,似乎是科研工作者身上的一种共性。大概是因为,这些研究者们在逻辑构筑的世界中容错率并不是很高,从万里书山中走出来,缓缓登山书途走向实践之路,他们具备的科研精神本就是建立在逻辑体系之上精益求精、不容差错、理智又克制的。

与此同时,满面络腮胡、在每一个会议上始终带着矜持的笑容、川渝口音,这些是为大众熟知的贺克斌院士,这些个人特色让他在大众视野中少了几分神秘,多了几分亲切,也构成了贺克斌院士独特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 口述历史:那些你不知道的2008北京申奥环保故事.京环之声.2018.12.21

[2] “大气”院士贺克斌:做地球医生 让蓝天久长.王立斌.人文清华讲坛.2021.5.31

[3] 北京“治霾”20年历程——专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钱思文.2019.4.24

[4] 2017,北京的治霾悬念|鲁白对话贺克斌(3).程莉.2017.3.18

[5] 【良师益友】郝吉明:环境的守护者,学生的引路人.梁馨予.2018.12.09

[6]独家专访:为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驾护航,人文清华,2022.6.10


本文编辑:汪茵

统筹:李晓佳

彩蛋

近期热文

获中央专项资金1600万开展VOCs末端治理 该公司如何做到的?

445万!一市级工业园区PM2.5与O3协同控制监测项目招标

整体降低预警启动门槛!《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2023年修订)》发布

507.2万!四川一环境空气质量感知能力现代化建设项目招标




“中国大气网”公号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添加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再现雾霾,一位院士窗明几净的梦想还在持续

焱焱 中国大气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